close

博愛路某處的地下室裡,不間斷地出現一張張殷切的面孔,他們小心翼翼卻又無比憂慮地抱著手中的寶貝相機,在櫃臺前等候。他們等待的那個人則慢條斯理地從堆得高高的儀器桌後步出,拿下厚厚的眼鏡,接過他們手中的相機,熟練又銳利地作出初步的判斷,細聽求診者的「病情報告」,然後為相機們辦理住院手續。

這裡,是相機的醫院全泰相機修護中心。

 閱機無數 庖丁解牛

相機的大小疑難雜症,到了這裡,都有康復的機會,因為近三十年的相機修護經驗,讓林文已成為老師傅中的老師傅雖然他還十分年輕。別人修不好的機器,到他手中還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對這些愛機如命的攝影玩家來說,甚至有人曾為寶貝相機的重生,親自寫信來表達感謝。

 林文已在環繞各式專業儀器、零件材料的工作桌前專心修理手上的相機

白手起家 見證相機歷史

老師傅的技術,看手勢便知一二,但這功力卻是累積多年經驗而來。十七歲的林文已,還不脫青澀之氣,就已開始跟隨大哥投身「修理相機」的行業,大哥可說就是他的啟蒙「師父」。林文已的學徒生涯一直做到民國五十八年,民國六十年,就已經來到照相器材行聚集的博愛路,當時已經有了永勝、榮美、興福等店,專修店家委託處理的相機,一直到七十年時,在街上開了小小的店面,擁有了自己的「全泰相機修護中心」,和妻子一起打拼,民國八十四年則遷移到現在的地點,全盛時期店裡竟同時有十二個師傅在忙碌工作著。

天天都是挑戰,每年日本取經

為了研究日新月異的相機維修技術,民國七十年起,他已經十餘趟遠渡日本「取經」進修去。當時本來自認技術已經很不錯,但因緣際會之下,去了日本才發現:「他們的精神真的很值得學習!」,至今林文已每隔一年都會固定去日本繼續把新的技術和材料帶回自己的店來。度過重重磨練堅持下來的他,還自己研發起超音波整理、檢查的儀器。眼看鼻樑上掛的眼鏡越來越厚,問他為何這麼努力,他的回答仍是「因為,天天都是挑戰!」。

 
經典維修技術的凋零與老師傅的堅持

的確,挑戰永遠都會出現,從九十年起數位興起,修護人才難覓,市場轉型,專業的師傅正逐漸減少中。由於修理相機是一門非常複雜的學問,必須具備光學、電學、機械、鉗工等技術,加上各種廠牌、各種機型、都有可能會遇上,因此非得具備萬能且不斷更新的維修儀器及技術,才能在這個行業繼續堅持下去。

然而,為了相機投注整個青春的林文已仍然認為,對他而言,「能把一部殘破不堪的特殊機型相機,或是別家都束手無策的相機修好,仍然是件十分快樂的事!」。三十年的老店仍然有著青春、積極求新的氣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peisochar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