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花用4億2千萬元整修的台北賓館從6月4日起每兩個月開放一天。整個4億2千萬元主要花用在建築物本身的修整上,但對這個建物攸關國家定位的歷史意義全未彰顯。
從1995年還未擔任副總統時的呂秀蓮女士前往簽定馬關條約的春帆樓,到去年國民黨主席競選期間,王金平、馬英九兩位先生分往國父紀念館、中山堂造勢,都可看出當前台灣的政治領袖從歷史建物述說國家定位的企圖。國父紀念館是後來建的,不是歷史事件實際發生的場景。春帆樓與中山堂雖然也是相關場景,但還不如台北賓館是確定當前國家定位的歷史事件實際發生的場景。
台北賓館之所以有這層意義,是因為1952年確定台灣主權最後歸屬的「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是在台北賓館簽定。這個條約對在春帆樓所簽定「馬關條約」所移轉的台澎主權進行進一步,且是最後一次移轉;也使中山堂接受日本受降書之後,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的統治由事實上的統治,轉為法理上的統治;同時也確定中華民國主權行使範圍以有效統治範圍為限。
展示文獻彰顯意義
這個條約目前存放外交部,可考慮與促成中山堂受降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以及「受降書」、「馬關條約」等,或以原件,或以複本展示在台北賓館當年簽約的房間。該房間牆上,也可掛上相關照片。
如能就參與簽約的中華民國外交部長葉公超與日方代表河田烈等簽約實景做上蠟像,將更可使參觀者了解台北賓館的這層重要意義。在這個花費不多的陳設與解說加上之後,台北賓館開放的時間可考慮由兩個月開放1天到每周開放6天。
對於台北賓館的這層意義,以我近40年的歷史研究背景都到5年前才知道,也難怪這些政治領袖,乃至負責整修台北賓館的建築師群也不知道。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美國哈佛大學史學博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