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葉倫會老師服務海關博物館期間,發現原來服務是這麼快樂的事,並從中享受到服務真諦,即積極參與各項義工活動。公職退休後,更熱衷於「找尋台北的美麗,追尋台灣人的驕傲」,雖然參與的項目都是非政府組織活動,因為許多朋友的愛護,讓這些活動獲得越來越多民眾的支持。在台灣省城隍廟董監事支持下,每星期三晚上6時30分開講的台灣省城隍廟學術講座是系列活動之一。



 


不論辦那項活動,葉倫會老師都希望活動能夠永續經營,發布台灣省城隍廟學術講座文宣時,即將每次活動編入序號。台灣省城隍廟學術講座舉辦初期,因為沒有媒體的報導,加上缺乏經驗,參加的人並不多,舉辦初期,葉倫會老師為招引聽眾,和留美回國探親的好友余萬博士站在台灣省城隍廟前武昌街大門口對來往的行人發傳單,因為邀請的老師都是學有專精的名嘴,好口啤加上台灣省城隍廟詹鈴權許文華董事協助製作大型海報,讓進入台灣省城隍廟拜拜的朋友看到這個活動的訊息,參加的人數開始穩定的成長。


 

 
台灣省城隍廟第一百次學術講座於2006年5月10舉行,邀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莊淇銘校長演講「新思維新動力」,莊校長準時出席,詹鈴權董事首先感謝葉倫會老師長期對台灣省城隍廟活動的關心,報告台灣省城隍廟在台北市開風氣之先舉辦學術講座的過程,也報告台灣省城隍廟推動環保香爐的經過,感謝來自各地的朋友踴躍參加這項屬於終身學習的活動。

 

莊校長的求學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但進入大學後,獲得觀念領先的啟發,採用新的學習方法,利用新思維,學習新專長,並且將學習過程與經驗加以記錄,並且結集出版,這份成果後來都成為他運用新思維學取數十項新專長的見證。 社會的演變並非放諸四海皆準,恒諸百世而不變,如飲食習慣即來自生活。莊校長不吃甜食,並且用不加糖的檸檬做為果汁,他提及漁獵時代,獵物的獲取並非手到擒來,人們經常有一餐沒一餐;農業社會讓人們獲得穩定的食物來源,加上為了確保工作的體力,一日吃五餐或三餐乃為習慣,現代人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取得高脂肪或高蛋白的食物,但體能的消耗相對的減少,傳統的飲食文化造成現代人普遍過胖的問題,故自25年前開始停止吃午餐,並且利用這段時間讀書、寫書或運動,讓他有一個標準的身材外,出版的書籍也都成為坊間的暢銷書。他的父親也自半年前開始不吃午餐,成績是瘦了7公斤,高血壓和糖尿病的問題也都相繼不見了,高興之餘,責備莊校長為不什麼不早點給他這方面的壓力。
 
   
 



分享飲食習慣的親觀念時,莊校長另提及有位仁兄每天出門帶只塑膠袋,回家時塑膠袋總是帶回整袋的垃圾,不出數日,家裏就出現惡臭或髒亂,這時候就需要勞動環保人員協助清理,換句話說,飲食過量的人,不正如每天按時把垃圾帶回家,製造髒亂的翻版嗎?國內重要商場的減肥中心,每減少1公斤的單價不低,以其花錢減肥,甚至讓健康亮起紅燈,減少口腹之慾就可以保持良好的身材,這種智慧值得大家思考。

 
莊校長為了開發每個人的潛在腦力,不論教學或演講都一再倡導用左手寫字,他本人就是用左手寫字的實踐者,並從中獲取了豐富的潛在能力,自從改用左手寫字後,讓他成為專業多元化的專家,每年增加一項新的學習領域,迄2006年,學習的領域有13種,即將邁入第14種,並出版這個領域的專書,而且都成為暢銷書,另外每年學習新的語言和新樂器,語言部分正在進行第10項,當學校畢業典禮或舉行跨校際活動時,他總是適時的成為神秘佳賓,並且獲得滿堂彩。因為他具有多面向的專長,應邀到企業演講的費用每小時以萬元為計算單位。 一年至少有兩百場演講的莊校長,不論演講或應酬多晚,第二天總是在8點以前到學校,因為視辦公室為工作的家、學習的家,為自已的辦公室做清潔工作,學生看到校長都在打掃校園,而且神情看起來很愉快,也視打掃為生活的一部分。 

 
 
國內最近上演的鐘樓怪人,原著是雨果,他的作品使用的文字都極為尖銳,據稱雨果少年時住在西班牙,該地建築的顏色對比甚為強烈。故提及視覺、聽覺、嗅覺或味覺對潛能的開發都具備影響力,時下許多人受限於傳統觀念,而逐步喪失這些原始的本能,就潛能開發來說,未嚐不是一項損失。

 

 



最後一項是棉花糖哲學,
大公司的老闆和司機是兒時的玩伴,但如今的境遇卻有如天差地別,他們的資質相差有限,不同的部分,前者懂得學習新觀念,把精力或時間投資在學習方面,司機則是另一種人生觀,才導致一人成為老闆,另一位擔任司機的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ipeisocharming 的頭像
    taipeisocharming

    台北城魅力商圈

    taipeisochar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